從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畢業歸來的鄒學明,2005年被“挖”到成都高新區後,成立了公司“奧泰醫療”,其研發產品之一是國產磁共振系統。後來,他成了“千人計劃”的入選者;與此同時襯衫,他組建了一支七八十人的團隊,既有海歸博士,也有本土精英。
  有一次,一位業內資深的醫師在展會上看到了鄒學明的產品,非常驚訝地說,以前沒聽說過有國產有巢氏房屋的磁共振儀器呀?
  天府之國自古人傑地靈。在薈萃成都高新區人才事跡的作品集《天府創業故事匯》中有這樣一段話:高新區的創業者們,正以一脈當鋪相承先人的智慧和創新立業的精神,“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回應和告慰我們的先賢”。
  打造成“人才特區”的計劃,早已繪入成都高新區的發展藍圖。按照其三次創業的計劃,成都高新區將建成“高端人才集聚區”,到2020年,聚集國家“千人計劃”人才等國家級人才100人以上,各類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5000人以上,從搜尋行銷業人員中碩士和博士畢業生比例提高到20%、歸國留學人員和外籍常住人員占比達到3%。
  人室內設計才是最核心的
  1990年,成都高新區管委會成立。當時,管理者們所理解的體制機制,就是“以人為本”,人才是最核心的。
  成都彼時並非沒有人才,但是,很多人才暫時沒法變成生產力。
  經過仔細研究,成都高新區發現,人才分佈在兩大區域:一是院校、研究所等學術科研機構,另一個是工廠、三線建設的項目。在這兩個區域,人才的作用往往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科研成果放在抽屜里,獎狀也用來掛在牆上。要把這些成果變成產品,產品變成產業,產業生產出成品能賣得出去的商品,人才的作用才能得到最大的發揮。
  從那時起,成都高新區就開始從頂層設計上考慮把高校、研究所、工廠、三線項目的人才給引進來。方法之一,是創建“博士創業園”、“留學人員創業園”,並設計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高端人才入駐創業。
  後來,成都高新區日益完善了人才配套扶持政策,試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曾在奧地利科學院做博士後研究工作的王暾,就是被吸引到成都高新區創業的“學人”之一。
  “我在國外是研究物理學的,那時候沒有做公司。”王暾說。汶川地震後,他萌發了來四川研究並製造相關地震預警系統的念頭,最終,他選擇了作為四川省成都市推動產業發展的首要載體和實施對外開放的主要窗口——成都高新區,並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
  成都高新區先後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扶持政策,每年設立不少於1億元的人才工作專項資金。依據政策,成都高新區截至目前已累計向144名高層次人才提供5000餘萬元創業啟動資金扶持;累計對24個高層次人才項目完成4580萬元的創業天使投資;對41名高層次人才授予“成都高新區創新創業人才獎”,給予4050萬元的獎勵。受成都高新區創新創業環境及政策優勢引導,2012年,成都高新區共吸引海內外高層次人才168人創辦了90家科技型企業,同比增長36%。
  除了政策上的扶持,王暾所說的這些支持還來源於支撐高效政務服務的幹部人才隊伍。
  據瞭解,成都高新區的很多幹部都是從全國、乃至全球各地招聘來的,在人才方面實踐了很多改革創新。其中的一個例子是推行“小機構、大社會”——傳統行政區有許多部門,而在成都高新區,這些部門的職能往往被合併到一個部門,這有利於提高辦事效率。
  “過去,傳統的上下級關係是‘蜂窩煤’的機構。蜂窩煤12個眼,上面這個眼對著下麵的眼,整個對著才能燃火。”成都高新區一名退休幹部回憶,成立之初只有40來個人的編製,領導班子也只有四五個人,每個人必須身兼數職。
  “推動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贏得在國際競爭中的主動權,根本靠科技,基礎在教育,關鍵在人才。”這句話多次出現在成都高新區有關領導的公開講話中,“真正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還是要靠科技人才、管理人才”。
  在他們眼中,人才是高新區發展非常重要的指標,也是推動成都高新區新一輪發展、推動三次創業、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基礎。
  “只有服務,沒有刁難”
  在成都高新區人才工作的佈局圖中,黨工委組織部、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人力資源開發處負責人王磊要做的工作,在宏觀層面上,是推動高新區人才工作的整體開發、落實人才發展規劃,而在微觀層面上,則是做好人才的服務工作,要把人才給“照顧”好,讓人才無“後顧之憂”地在高新區創新創業。
  最讓人覺得“喜感”的是,在成都市政府新聞辦公室最近舉行的一次新聞發佈會上,有一位董事長公開感慨:我以前連成都高新區管委會大門都沒進過,事情照樣辦得好好的。
  換在其他地方,王磊算是一個“小領導”了,但在這裡,他每天還得接不少咨詢電話。原來,他的處室有兩台對外咨詢熱線,4人輪崗接聽,因為來電咨詢的人太多,熱線經常占線,咨詢者只好打給他。儘管,他的電話是作為投訴熱線被公佈出去的。
  這些咨詢內容並不簡單。“舉一個例子,有的人弄丟了一些表格,如果檔案沒有,以後要開證明的時候,工作人員查不到相關記錄,只好寫某段時期如何如何。”王磊說,他得和對方詳細解釋,這些會影響後續辦事,因此建議能補全最好補全。
  由於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王磊與王暾的圈子也產生了交集。用王暾的話來說,自己當時只是“從5歲開始一直在讀書、偶爾做些兼職”的學者,至於創業,完全是新手。
  王暾註冊了“成都市美幻科技有限公司”之後,順利通過了成都高新區的評估。讓他意外的是,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公司就收到了成都高新區管委會打來的20萬元人民幣,這是成都高新區對高層次人才創業項目的資助。
  “我們做的是與地震研究、預警相關的創業項目,新聞性、科技性都很強。當我們需要推廣的時候,成都高新區提供大量的支持,甚至主動幫我們聯繫媒體。”王暾說。
  直到在成都高新區扎下陣營,王暾預想的“和政府打交道的困難”,一樣都沒有出現,“只有服務,沒有刁難”。
  更讓王暾想不到的是,他申報四川省“百人計劃”特聘專家的時候,組織部門還組織工作人員幫助他填寫表格。
  在公開報道中,成都高新區管委會主動上門幫助創業者解決問題的案例,數不勝數。
  老家在四川的歸國創業者高鵬,就是受益者之一。高鵬創辦了成都威爾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當初來成都高新區,原因之一是聽朋友說“創業的環境好,支持力度很大”。
  高鵬的企業有些特殊。因為是生物類公司,項目的研發周期較長,與不少海歸人才一樣,高鵬獲得了“三年房租補貼”的優惠,“我們算是在政府支持下才開始創業的企業”。
  在幾年前南方的一次流行性疾病的防治工作中,高鵬的企業參與了研究。再後來,高鵬成了成都高新區評估創業項目的評委。就像當年他入駐時被其他專家評估一樣,他參與對新來的創業項目進行評估。根據實力和項目前景,創業者可以得到10萬元~100萬元不等的創業啟動資金支持。
  成都高新區技術創新服務中心主任李崗對此很自豪。他介紹,成都高新區近年每年增加海歸博士80人,今年要增加近100位。企業融資、市場營銷、管理等服務需求,管委會都會盡可能最大提供支持,“工作人員每天平均走訪三家企業,詢問需不需要幫忙。”
  “成都高新區對人才的服務比較好,也形成了有代表性的技術產業服務的口碑、品牌。”李崗說。
  人才之間彼此吸引形成強大氣場
  如今,單是李崗所在的移動互聯創業大廈,就有20多位博士創業。“今天你帶了兩位教授回來,明天美國有兩三個公司要來合作。”他這樣形容人才間相互“感染”的情景。
  在成都高新區人才工作負責人看來,政府的服務只是人才特區的一部分,更重要、更天然、更有驅動力的部分,在於人才之間彼此吸引形成的強大氣場,“特區,就這樣‘特’起來了。”
  在成都高新區這個“人才特區”,這幾年還吸引了聯想創始人柳傳志等“大佬”的光臨。在“天府創業論壇”上,成都高新區管委會邀請他們為年輕人分享創業經驗和失敗教訓。目前,論壇已成功舉辦了五屆,吸引了一大批創業青年。毋庸置疑,未來“人才特區”的發展,既要加強本土人才的培育,也要加強外來人才的引進。除此之外,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如何形成有利於人才、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有活力的環境。
  “不是說我在這兒吃好了、喝好了,溫度適宜,是個人才就願意來,這是一個基礎,但更重要的在於發展要有一個‘環境’,這個可能更重要。”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說道。
  這樣的思路多次體現在公開講話中。在多份成都高新區發佈的文件中,都有這樣的表述:必須實施人才強區工程,堅持培養與引進相結合。鼓勵企業引進高端管理人才,鼓勵企業對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和經營管理人員實行期權、技術入股、股權獎勵等激勵方式。進一步整合資源設立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實行人才創新創業“一站式”服務,塑造“人才特區”品牌,打造西部“人才高地”。
  鄒學明的發展路徑佐證了這一點。他那支七八十人的團隊,其中半數左右是外籍人士。這些人中,又有人入選了國家“千人計劃”、四川省“百人計劃”、“成都人才計劃”。
  王磊說,一個人才,由另一個高端人才發出邀請,會比我們的邀請更有吸引力。引進一個人才,就會帶來一個團隊;創辦一家企業,就會興起一個產業,這是爆髮式發展。環境好,越做越大,這就是典型的企業、人才團隊從小到大的過程。
  對於王暾而言,他顯然也明白“人才帶動人才”的重要性。王暾說,他的公司已經進行了“股權激勵”,還開展了“員工培訓計劃”,用事業前景凝聚更多的人才。現在,團隊有物理、數學、英語等領域的各種人才。“這是事業的吸引。”
  而作為人力資源開發處的負責人,王磊對人才引進工作的緊張節奏感受頗深。他說,他到了人才處工作之後沒多久,就前往深圳參加了一次“天府人才行動”交流會。第一天晚上七八點才到深圳,隨後就通宵加班,搭檯子、安裝設備,直到凌晨四五點才完工。
  早上八九點,他們馬不停蹄地和邀請來的人才進行交流。而到了這天晚上,他們就乘坐飛機回成都了。“這一切是在周末進行的,我們不是去玩兒的。”
  20多年的持續努力,煉就了“人才特區”。
  公開報道顯示,近年來,高新區還持續推進以招才引智、孵化培育為核心的大孵化體系建設,科技型中小企業蓬勃發展。在已建成的以7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為骨幹的26家孵化器群體基礎上,2013年以來又新增孵化面積10萬平方米,現有孵化總面積120萬平方米,在孵企業2000多家。
  “成都高新區孵化器數量和麵積在全國高新區中僅次於中關村。”有報道稱。
  不過,成都高新區對“人才特區”的未來有著清醒的判斷,其相關負責人認為,和國內其他先進高新區比起來,成都高新區還存在一些差距,比如,國家“千人計劃”人才比中關村少很多。“下一步,成都高新區在推動三次創業過程中,我們在這方面要加大力度,實現人才強區。”
  撰文/本報記者 供圖/成都高新區發展策劃局  (原標題:“人才特區”是怎樣煉成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u78uuwb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